BCK体育官网新闻中心
珠海上市公司抢滩低空经济万BCK体育官网入口,亿蓝海
报记者在珠海采访调研了解到,在良好的市场前景和一系列政策的带动和引导下,上市公司竞相布局
专家表示,低空经济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包括制造、飞行、保障和综合服务等环节,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珠海在低空经济领域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并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生态。相关上市公司抢抓低空经济市场机遇,基于自身优势开展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未来有望受益。
珠海,粤港澳大湾区岛屿面积最大的城市,拥有大小海岛262个,被誉为“百岛之城”。作为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和首批26个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之一,珠海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以及“双航展”优势,在低空经济领域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
今年以来,珠海大力推动低空经济及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打造“天空之城”。目前,珠海已初步构建低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并推动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生态。截至目前,珠海共拥有航空及配套企业70多家,基本形成了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2023年相关产业产值155.64亿元,同比增长27.56%;2024年一季度产值44.25亿元,同比增长29.28%,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常态化运营场景方面,目前珠海已开通6条货运和载人航线。同时,珠海正在积极打造三大特色应用场景。一是低空飞行器飞行测试验证基地;二是首条海岛无人机常态化公共物流航线;三是新型住宅智能末端配送项目,研发专门用于住宅投送的物流。
中国报记者走访华发股份了解到,该公司开发的新一代智慧住宅项目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项目最大的亮点,小区为每户设计了30平方米的超大露台,并规划了住户专属无人机停机坪,依托无人机厘米级精准定位技术实现物流配送。“今年下半年,无人机投递到户将在项目实景呈现。届时,该项目将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无人机配送的智慧住宅小区。”首席设计官黄凤彬表示。
近期,《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印发实施。《若干措施》从培育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强化产业要素供给三个方面出台了12项具体扶持措施,有望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是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基石。目前,各地低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较大。随着低空经济领域“政策+产业”不断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监测设施是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保障安全运行的关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无人机黑飞、乱飞以及盲飞等现象较常见,对低空飞行安全构成威胁,用于探测低空飞行器、飞鸟和低空气象条件的技术和设施有待改进。
记者了解到,监测任务主要依靠雷达系统完成。作为国内掌握全极化多功能有源相控阵雷达关键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纳睿雷达一直在关注并布局低空经济赛道。去年,公司加入珠海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并担任理事长单位,探索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合作。
7月4日,发布面向低空经济发展应用场景的Ku波段双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在复杂城市环境下,该雷达不仅可以全天候对飞鸟和无人机等“低小慢目标”在5公里范围内进行主动探测识别和跟踪定位,而且能提供30公里以内的超高时空分辨率三维低空微气象信息BCK体育官网入口,,可广泛应用于立体交通、边界防护、空域管理等领域,并可应用于岸海监视、机场驱鸟等场景。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BCK体育官网入口,在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监视部分至关重要,以确保空中交通的安全、有序和高效。监视系统通过雷达等技术手段,实时跟踪飞机的位置、速度和高度等关键信息,使地面人员能够准确掌握空中交通的动态。的新产品可以有效对“低小慢目标”进行探测,符合低空经济未来发展方向。
纳睿雷达表示,公司一直对低空经济保持高度关注,并基于自身技术储备积极进行业务拓展,抢抓低空经济相关市场机遇。业内机构表示,以5公里为半径进行配置测算,预计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所需的Ku雷达数量约2290部。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业链涉及领域广泛,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据赛迪研究院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为33.8%,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将破万亿元。
《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重点支持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汽车及无人驾驶航空器整机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等重点环节。华西证券研报称,eVTOL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业载体。2023年,我国eVTOL产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预计今年将迎来第一轮商业化爆发。
作为珠海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和全球消费类锂电池巨头,BCK体育官网入口,近年来,珠海冠宇在低空经济领域不断发力。董事长徐延铭表示,珠海低空经济前景广阔。公司将坚持科技自主创新,继续加大在无人机领域的布局,同时不断完善电池产品的性能,为未来进入壁垒更高的大型eVTOL赛道做好技术储备。
按照规划,未来3-10年,将实现大型电动飞行器业务“从0到1”的量产突破。同时,公司将加速半固态、固态电池以及高安全PACK方案的开发,提升能量密度、充放电倍率和循环寿命,不断完善性能,满足大型eVTOL的使用需求。